-
事件舆评 | 深圳“跑楼小孩”事件:劳动教育与公共安全的博弈
近期,深圳华强北商圈出现未成年人代送外卖现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该区域高密度写字楼因结构复杂、电梯拥堵,外卖骑手常面临超时风险,此前由清洁工承接的“最后100米”代送业务,暑期被四到六年级小学生及初中生取代。这些孩子凭借对楼宇环境的熟悉和每单1-2元的低廉收费,迅速成为配送主力,部分孩子日均跑单60余次,一周收入可达三四百元。该现象持续约一个月后,于8月4日被华强北街道办事处叫停。截至8月12日共有12个相关话题登上各平台热搜榜单,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 01 舆情趋势 根据博约新媒体大数据舆情…
-
事件舆评 | 四川江油未成年人霸凌事件:年龄不是暴力的挡箭牌,治理需全社会合力
近日,四川省江油市发生了一起性质恶劣的未成年人霸凌事件,一段记录多名未成年女孩围殴一名14岁女生的视频在网络平台迅速传播,引发舆论哗然。 视频中施暴者的言行刺激了公众神经,“又不是没进去过”的言论直接挑战法律权威,暗示其熟知未成年人保护制度漏洞并加以利用。这一细节成为舆论发酵的关键引爆点,迅速将事件推向全国性关注。8月4日,江油警方发布正式通报,确认赖某某伤情经鉴定为“头皮、双膝多处挫伤”,属轻微伤。根据现行法律,警方对已达责任年龄的刘某甲(15岁)、彭某某(14岁)作出治安处罚决定,并启动送往…
-
风险研判丨校园霸凌为何屡成社会痛点?
近来,我国多地接连发生性质恶劣的校园霸凌事件,引发社会公众强烈关注。每一起事件均掀起负面舆论浪潮,凸显公众对校园暴力事件的普遍焦虑。而肢体暴力与“拍摄视频传播”“强迫脱衣”等心理羞辱行为叠加的现象更值得深思。 GAOFATAISHI 校园霸凌案件呈高发态势 辽宁施暴者兜售霸凌视频 有媒体于8月报道,辽宁一名17岁女生于5月在校外遭受多名外校学生霸凌。而事发后的3个多月里,受害者的同学、家属…
-
舆情专报丨私域直播侵害老年人权益乱象 舆情传播专项报告
近期,私域直播作为新兴电商模式引发广泛关注。其凭借流量自主性强、用户黏性高等特点迅速崛起。然而,伴随行业高速发展,法律风险与消费者权益问题成为舆论焦点。央视、法治日报等权威媒体曝光多起私域直播坑老骗局,涉及虚假宣传、售假、数据造假等乱象,尤其以银发群体为重点侵害对象。监管部门已着手加强穿透式监管,推动技术赋能与制度创新,但平台责任落实、消费者取证维权仍存难点。 YULUNGUANZHU 舆论关注 媒体关注 私域直播坑老骗局隐蔽性强 危害深远,亟需引起高度重视  …
-
事件舆评 | 14岁女生辍学去“闯世界”,强行解约被索赔
2023年9月,14岁的山东德州女生小云辍学后,在未告知家人的情况下,与济南某MCN公司签订独家合作协议。该合同存在诸多违规条款,设置高额违约赔偿,还将其标注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以规避法律责任。2024年,小云因不堪公司严苛管理提出解约,然而,2025年5月,该MCN公司以小云传播不良信息导致账号封禁为由提起诉讼,索赔约2.2万元。2025年7月27 日,该事件经媒体曝光后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以下为具体时间线: 2023年,14岁女生小云(化名)因厌学从山东德州辍学,赴济南与当地MCN机构“济南主…
-
事件舆评 | 12306回应“高铁不要食用方便面”提醒,舆论聚焦服务与权益平衡
7月19日,网友发帖称高铁车厢提示“请勿食用榴莲、方便面等浓重气味食品”,#12306回应高铁不要食用方便面提醒#话题冲上热搜第一。 7月20日,澎湃新闻、百家号等媒体报道12306官方回应,确认政策为柔性倡导。 7月21日,南方都市报、封面新闻等媒体发布评论文章,呼吁高铁服务升级。 7月30日,12306官方补充回应称“未禁止携带和食用方便面”,但建议乘客“考虑他人感受”,舆情焦点转向封闭车厢内饮食自由与环境维护的矛盾、高铁餐饮服务供给与乘客需求的匹配度以及政策执行边界的模糊性。 01 舆情趋…
-
事件舆评 | 一家四口被称三女一男,商家应对失当引风波
2025年7月13日,一家四口于云南丽江旅游,对其入住三天的民宿不满,称在床上发现蜈蚣,在旅游平台给出两分差评并发布避雷贴。7月22日该民宿回复顾客,用“3女1男”,“缘分”等词言语不当,存在引导造谣嫌疑,引发诸多争议。7月28日,民宿工作人员回应:没有监控记录证明或者反驳房间内有蜈蚣这件事情。7月29日,点时新闻在新浪微博报道此事,7月30日,登上微博热榜。引起舆论高度关注,涉及消费者权益,恶意引导,危机公关,虚假宣传,地域偏见等话题,包括极目新闻,澎湃新闻,海报新闻等68家省级媒体报道转载。…
-
事件舆评 | 女子面试遭殴致骨折引争议 职场暴力何时休
7月24日0时31分,小红书网民发帖称,其面试时因要求删除简历个人信息,遭面试公司的人围堵,并拖进男厕所殴打,致腰椎骨折。对方抢夺手机删视频、阻止打120和接警。报警后警方初因警力不足未到医院,再次报警后警方到场处理。 7月24日16时33分,潇湘晨报报道“26岁女子深圳面试后想删身份证手机号遭殴打致骨折?涉事公司:无肢体接触,警方介入”。 7月25日9时27分,九派新闻报道称,“女子遭面试官殴打致骨折”事件涉事面试官已被警方刑事拘留。 光明网、央广网、中国青年报、澎湃新闻、封面新闻等多家媒体纷…
-
专家舆评|释永信出事,验证了一个网络舆论规律
文丨燕志华 博士 这两天,网络都在谈论少林寺的释永信,话题热度比一个落马的大老虎官员影响还要大、还要持久。这种现象是非常特殊的,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一、释永信之罪,不仅在刑事,更在于断了国人的精神后路 Boryou Technology 和尚和大学老师一样,在任何社会都代表一种贵族身份。中国也概莫例外。作为贵族并不一定拥有更多的财富,仅仅代表社会地位较高,是一种精神贵族。 但是作为社会贵族,他们也要承担很多的社会责任,比如严格在社会约定俗成的框架内做事,一旦逾越了这个框架,就打破了社会心理期待…
-
事件舆评 | 东北大学6名大学生丧命:央企的安全表演还要持续多久?
2025年7月23日,东北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6名大学生在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参观学习时,因浮选槽上方格栅板突然脱落,坠入矿浆溺亡,另有1名教师受伤获救。此次实习为必修课程,共55名师生参与,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以下为具体时间线: 2025年7月24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成立“7·23”事故调查组,对事故提级调查。中国黄金集团发布公告,宣布涉事矿企停产,并对遇难者表示哀悼。经检测,浮选槽矿浆pH值为8-9,温度30-40℃,无强酸强碱,但黏稠度高,救援难度极大。 …